期貨/台指期/海外期/手續費洽詢佩君
加LINE: pei098 來電詢問0935-884886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4月12日多數上漲,受中國大陸3月出口年增14.2%優於預期,可望帶動需求回升的激勵。期銅上漲1.2%,報每噸6,484美元。期鋁上漲0.2%,報每噸1,863美元。期鉛下跌0.1%,報每噸1,925美元。期鋅上漲2.2%,報每噸2,928美元。期錫上漲0.4%,報每噸20,600美元。期鎳上漲0.7%,報每噸12,980美元。週線銅鋁鉛鋅錫鎳分別下跌0.7%、1.9%、3.5%、1.1%、2.4%、1.3%。

麥格理資本(Macquarie Capital)資深商品顧問藍農(Jim Lennon)預估,未來十年全球將需要增加130萬噸的鎳產量才能夠滿足需求,如果考慮到庫存降低的水平,則未來十年全球的鎳需求增長將達到145萬噸。除了傳統的不鏽鋼需求之外,電動車電池也將是帶動鎳需求增長的主力。聯合國旗下機構國際鎳研究組預估2018與2019年全球鎳需求量將各為235萬噸與242.2萬噸,分別將年增7.6%與3%。

藍農指出,儘管市場上有一些大型的鎳投資項目,但如果這些項目的投產推遲的話,鎳市就會遭遇供給短缺。藍農此前預估,鎳價今年底可望達到每噸18,000美元,因最大產國印尼的產量增長放緩,而不鏽鋼需求則預期將持續增長的影響,這會使得全球鎳市繼續維持供給短缺的局面。全球有八成的鎳是用於生產不鏽鋼。

研究諮詢公司阿達瑪斯智庫(Adamas Intelligence)報告表示,2019年1月,中國大陸電動車電池的鎳消費量較去年同期大增253%,這令大陸一舉超越美國與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鎳市場。1月份,全球前五大的電動車電池鎳市場分別為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德國與法國,年增長率則分別達到253%、54%、21%、88%、54%。

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電動車電池材料研究主管霍夫曼(Ken Hoffman)表示,儘管來自電動車電池的需求預期成長,但許多鎳礦商對此則並不著急,因認為當前鎳價過低,並預期鎳價可能要達到每噸20,000美元才能夠帶動較多的投資。全球最大鎳生產商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Norilsk Nickel)首席鎳分析師Alex Khodov也稱,全球各地的鎳項目投資約需要每噸20,000美元的鎳價才能夠獲得提振。

文章標籤

康和期貨 凌佩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6月黃金期貨4月12日收盤上漲1.9美元或0.2%成為每盎司1,295.2美元,美元指數下跌0.3%,5月白銀期貨上漲0.7%成為每盎司14.963美元。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7月鉑金期貨上漲0.4%成為每盎司898.5美元,6月鈀金期貨上漲1.3%成為每盎司1,350.20美元。週線鈀金上漲0.3%,金銀鉑分別下跌0.03%、0.8%、0.8%。

全球最大黃金ETF道富財富黃金指數基金(SPDR Gold Shares, GLD)12日黃金持有量持平為757.851公噸。最大的白銀ETF安碩白銀指數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 SLV),白銀持有量增加23.32公噸至9,639.50公噸。

金拓新聞發佈的每週黃金調查顯示,本週(4.15~4.19)金價可能上漲。在針對專業人士的調查中,38%認為本週金價將會上漲,25%預計將會下跌,另外38%則預期本週金價盤整持平。專業人士包括黃金交易商,投行,期貨交易員及技術分析師。在普通投資者的投票當中,有53%認為本週金價將上漲,30%認為將會下跌,17%認為將會盤整。2018年的每週調查當中,專業人士的正確率為46%,普通投資人則略高達到49%。

世界白銀協會4月11日報告表示,2018年,全球白銀需求年增3.5%達到10.335億盎司,為3年來首度出現增長,雖然佔逾半數比重的工業需求仍然下滑,但包括銀飾、銀器的實物需求,以及銀條、銀幣的投資需求都呈現增長,抵銷了工業需求下滑的影響。在供應面的部分,2018年全球白銀供應量年減2.7%至10.043億盎司,其中銀礦產量年減2.4%至8.557億盎司,舊銀回收量則是年減1.6%至1.513億盎司。

2018年,全球銀飾需求年增3.9%至2.125億盎司,銀器需求年增6.1%至6,110萬盎司,銀條銀幣的投資需求更是年增20.5%達到1.812億盎司。反觀工業需求則是年減1.2%至5.786億盎司,其中電力與電子產業的需求年增2.2%至2.485億盎司,合金以及焊接需求年增0.9%至5,800萬盎司,攝影需求年減3.9%至3,930萬盎司,太陽能電池板的需求年減9.4%至8,050萬盎司,環氧乙烷的需求更是年減21.7%至540萬盎司。

文章標籤

康和期貨 凌佩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與玉米期貨4月12日上漲,因美元下跌有助於提振出口,黃豆則是持平。5月玉米期貨收盤上漲0.3%成為每英斗3.61美元,5月小麥上漲0.9%成為每英斗4.6450美元,5月黃豆持平為每英斗8.9525美元。週線黃豆、小麥、玉米分別下跌0.4%、0.7%、0.4%。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5月棉花期貨4月12日上漲1.4%成為每磅78.86美分,週線漲0.8%;5月粗糖期貨上漲0.8%成為每磅12.92美分,週線漲1.3%。

美國農業部4月11日公佈3月29日至4月4日的出口銷售數據顯示,2018/19年度的美國小麥出口簽約淨銷量為273,000公噸,較前週以及過去4週均值分別減少61%與37%,銷售增加主要來自墨西哥(89,100公噸)、南非(49,900公噸)、日本(49,400公噸)、菲律賓(40,400公噸)與秘魯(40,200公噸)。2019/20年度小麥出口簽約淨銷量為201,400公噸,其中對泰國與墨西哥分別銷售61,500公噸與56,000公噸。

小麥當週出口裝船量為586,700公噸,較前週以及過去4週均值分別增加41%與21%,主要出口市場為菲律賓(103,400公噸)、台灣(67,300公噸)、奈及利亞(64,200公噸)、埃及(63,000公噸)與泰國(59,000公噸)。自去年6月起的本銷售年度以來,美國小麥出口累計年減6.2%至1,880萬噸,相比美國農業部本月將小麥年度出口量預估下調54萬噸至2,572萬噸。

2018/19年度的美國玉米出口簽約淨銷量為548,000公噸,較前週增加2%,較過去4週均值減少18%,銷售增加主要來自哥倫比亞(181,500公噸)與韓國(138,900公噸)。玉米當週出口裝船量為983,000公噸,較前週減少22%,較過去4週均值增加4%,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264,000公噸)與韓國(206,000公噸)。自去年9月起的本銷售年度以來,美國玉米出口年增18.7%至3,102萬噸。美國是最大的玉米出口國,美國農業部本月預估本年度全球玉米出口量為1.68億噸,其中美國佔5,842萬噸或35%,較前月的預估下調190萬噸。

文章標籤

康和期貨 凌佩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港股重上3萬點, 大市高開210點, 其後升幅擴大至超過300點, 恒生指數最新報30250點, 升340點.
        藍籌股普遍向上, 騰訊(00700)、滙控(00005)、港交所(00388)升超過百分之1.
        內房股上升, 碧桂園(02007)、中海外(00688)、華潤置地(01109)均升超過百分之2.
        手機設備股向上, 瑞聲科技(02018)升近百分之2, 舜宇光學科技(02382)升超過百分之1.
        中資金融及保險股造好, 工行(01398)、建行(00939)升超過百分之1; 中人壽(02628)、平保(02318)升超過百分之2.
        國企指數最新報11852點, 升192點.

點選-> 期貨手續費洽詢 讓佩君與您聯絡

加LINE:pei098 手機:0935884886

 

http://www.metroradio.com.hk/news/default.aspx?SearchText=&NewsId=20190415094850&page=0


文章標籤

康和期貨 凌佩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期貨4月11日上漲,玉米與黃豆則是下跌,因出口銷售數據皮握且巴西上調黃豆產量預估。5月玉米期貨收盤下跌0.5%成為每英斗3.60美元,5月小麥上漲0.6%成為每英斗4.6050美元,5月黃豆下跌0.8%成為每英斗8.9525美元。巴西農業部將黃豆產量預估從1.135億噸上調30萬噸至1.138億噸。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5月棉花期貨4月11日下跌0.9%成為每磅77.74美分,5月粗糖期貨上漲0.1%成為每磅12.82美分。

巴西甘蔗產業協會(UNIC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的2018/19年度,巴西中南部地區的甘蔗壓榨量較上年度的5.9633億噸減少3.9%至5.7307億噸,糖產量則是大減26.5%至2,650萬噸,因有更多的甘蔗壓榨用於生產乙醇的影響。2018/19年度,巴西中南部地區的乙醇產量年增18.6%至309.5億公升,用於添加至汽油當中的無水乙醇產量年減12.3%至91.41億公升,可作為獨立汽車燃料的水合乙醇產量則是年增39.2%至218億公升。

2018/19年度,巴西中南部地區的甘蔗壓榨只有約35.2%是用於產糖,其餘的64.8%都是用於生產乙醇,乙醇用蔗比較上年度提高了11.26個百分點。UNICA技術總監羅德里格斯(Antonio Rodrigues)表示,甘蔗壓榨用途的轉變顯示了巴西糖與乙醇產業的高度發展,如今巴西的甘蔗壓榨廠不會再因為其他產糖國家的糖產量增加而遭受損失,壓榨廠可以迅速轉換至利潤更高的乙醇生產上面。

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5日當週,乙醇日均產量為100.2萬桶,較前週增加0.3%,較去年同期減少3.1%,估計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使用量為1.0521億英斗。美國農業部9日報告甫將截至8月底的2018/19年度乙醇玉米的使用量下調5,000萬英斗至55億英斗,相比截至目前的用量為33.4億英斗。

文章標籤

康和期貨 凌佩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